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来到沙洲村,同村民和游客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年时间过去了,沙洲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当年三个女红军和我妈妈,还有我哥哥,一起睡在房间里。五个人睡不着,我父亲就把床上的架子拆下来,让他们横着睡,脚就放在这个长板凳上。”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84岁的朱中雄将游客带到旧址的卧房,讲起了母亲曾告诉他的往事。卧房十分简陋,墙壁已经斑驳,一张窄窄的木床就是当年三个女红军与徐解秀同睡过的。朱中雄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他每天坚守在故事发生地旧址,当义务讲解员。游客们总是最爱听这位老人的讲解。“当年红军给我们送来了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日子。”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说道。沙洲红色旅游发展起来后,朱小红把自家的房子改建成三层小楼,年10月1日,朱小红开起了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馆和民宿。翻阅菜单,记者发现,朱小红的土菜馆价格实惠,不少菜品只要二十元左右。但朱小红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年自己家的家庭年收入还只有多元,而到年,家庭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万元,“这一年以来,村里的饭店增加了,新的游客中心正在修建,今年的家庭收入我有信心能达到30万元!”除了开土菜馆,朱小红还在景区当保安队长,每个月有元固定收入。“生意再忙也要把景区的保安工作做好。把沙洲村建设好,这是我们作为徐解秀的后人应该做的。”
今年,朱小红家还迎来大喜事: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生活红红火火,朱小红每天都干劲十足。
记者了解到,自年9月以来,全国各地已有超过万党员干部群众走进沙洲听故事、寻足迹。以沙洲红带动全县全域旅游旺,年上半年,汝城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78.81%。“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第五代后人朱滢,今年22岁,毕业后她回到村庄,入职沙洲红色景区,当起了讲解员,目前从事着服务中心前台工作。“半条被子”的故事,正代代相传。
绿色产业惠及5余户农户9月里,张有发家的黄姜地一片喜人的绿意,他骄傲地从地里拔出几株姜苗,还在生长的小黄姜沾了泥土,散发着清新的辛香。张有发的这片黄姜地,是从11个农户手中流转来的。今年,张有发的黄姜地从9.8亩扩大到了30亩。除了小黄姜,他还种植柰李、水晶梨、红心猕猴桃。“我一年可以赚三四十万。现在的农民,只要肯做事,日子很好过。”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沙洲村农旅示范基地时指出,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灾害能力。“总书记对农民很关心、对农业很熟悉。”张有发告诉记者,自己的合作社共有51户农户加入,“把散户集中在一起,面积增加了,产量也稳定了。”不仅如此,文明瑶族乡58个合作社成立了一个联合社,实现了科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此外,汝城县农业农村局每个月都会下乡指导。“只要我们有难题,一个电话,技术指导就会到现场,就在今年7月,农业农村局还邀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指导我们怎么防止柰李黑心的问题。”沙洲村的田野里、山坡上,黄金柰李、黄桃、翠冠梨、朝天椒在风中轻轻摇摆。一年来,沙洲村一手抓红色传承,一手抓绿色产业,带领沙洲人民发展多样化产业,全村种植奈李亩、枇杷亩、水晶梨亩,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店等32家,年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餐饮民宿收入共余万元,产业辐射带动了周边8个村,惠及5余户农户。全村户农户有果园,平均每亩收益余元。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