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探访湘赣边⑤丨汝城:“半条被子”践初心编者按
湘赣边区涉及湖南、江西两省的浏阳、醴陵、茶陵、井冈山、永新、安源等24个县(市、区),是一片为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红色土地,是建*历史资源高地、建*精神研究高地和建*故事传播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踏遍青山——探访湘赣边》,记者深入湘赣边革命老区,挖掘*史故事,感悟*的思想,学*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立体展现湘赣边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群众谋发展的动人篇章。今天推出第五期:《踏遍青山——探访湘赣边⑤丨汝城:“半条被子”践初心》。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学*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今年是中国共产*建*一百周年,*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踏遍青山——探访湘赣边》,今天走进郴州汝城。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年,湖南省人民*府认定汝城县为革命老游击区,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
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并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史
汝城县,是湘南起义的策源地、红*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所在地,更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
年11月,中央红*长征来到汝城,驻扎在沙洲村一带。一天傍晚,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拉着三位女红*住到自己家里,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女红*拿出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和徐解秀母子合盖。
临走时,三位女红*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执意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推来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红*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再送您一床新被子。”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含着泪,送了女红*一程又一程。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年出版)悟思想
中共汝城县委*史研究室何艳云告诉记者,“半条被子”,就是初心的诠释。中国共产*的初心是什么,徐解秀老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我们共产*人的初心使命,“什么叫共产*?共产*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内涵。
▲图为何艳云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湖南省委*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文珍向记者阐释了“半条被子精神”的影响力。她认为,中国共产*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间,没有个人的利益,只有为了人民谋幸福。因为抱着这种矢志不渝的初心而奋斗,所以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相互依存。依靠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老百姓从这“半条被子”当中,直观地认识了中国共产*,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人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赤诚初心。
▲图为王文珍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办实事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半条被子”的红色基因,已经融进汝城人的血脉里。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各个主战场,他们以具体行动不断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着*的初心使命。
*建引领:“三支队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出路
临近中午,汝城县沙洲村村民朱小红开的小饭店开始热闹起来。朱小红曾是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村干部专门请厨师对他进行免费培训,让他从此有了一门炒菜的好手艺,也有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去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随着外来客流的不断增加,今年他更是把目标定到了30万。
沙洲村村民朱中慧是*员朱向勇的联点对象之一,他承包了村里多亩土地,种植柰李、鹰嘴桃、杨梅等特色水果,去年开始丰产,亩均效益达到1万元左右,今年果树挂果良好,丰收在望。
汝城县沙洲村*员朱向勇告诉记者,在沙洲村,每名*员都会联点帮扶5户村民,会指导剪枝、套袋等技术,并把他们生产生活一些急需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掉。
▲沙洲村已成为热门红色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沙洲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以“*建+”模式推进,以“旅游+”模式扩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年沙洲村实现整体脱贫,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5万元。
*建引领,*员带头。沙洲村*支部健全完善了以*支部为战斗堡垒,辅以村民议事会、合作社等村民自治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村支两委负责人大都舍弃副业,全心全意投入到服务工作中,“乡村工作队”“村干部”“乡干部”三支队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村入户,解难题、谋出路。
“原来的时候共产*人给了沙洲村半条被子,现在同样的,共产*人也会给我们沙洲村带来幸福日子。”汝城县沙洲村*支部书记朱向群掷地有声。
产业发展:“五统一”为群众增产增收兜底
在汝城县大坪镇,记者见到了正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辣椒的辣椒种植大户朱捷敏,他那辣椒大棚每年每亩平均产值可达到多元。
朱捷敏告诉记者,年起,大坪镇通过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带动多户农户参与辣椒种植面积近亩。去年年底,他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包了25亩地开始种辣椒,刚开始他遇到了不少难题。那时的他,既担心辣椒种不好,又担心丰收的辣椒卖不出去。
▲图为当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指导辣椒种植
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汝城县实施了“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品牌营销,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按保底价随行就市收购,给农户稳定增收栓上了“保险”。
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树清介绍说,企业给老百姓保底正常种植收成是多元每亩,而随着市场行情变动,有时可以达到一万甚至两万元每亩。
汝城县大坪镇*委委员李敏祥表示,通过一对一的帮扶,真正把企业和种植大户的需求,当成*府的事情来做。干群关系、*群关系现在是越来越融洽,产业园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了。
如今,汝城已经发展种植辣椒15万亩、生姜7万亩、茶叶6.5万亩、水果9.5万亩,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乡村振兴:“六靠”激活美丽乡村新动力
长多米的乡间小道,修建花费不到5万元,这是汝城县龙潭桥村低成本、高效率修建完成的一条道路建设。
“以前*府搞工程喜欢大包大揽,出台这个工作举措对乡村振兴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不行。”汝城县土桥镇龙潭桥村支部书记欧永成向记者介绍说,龙潭桥村在修建这条乡间小道时,地砖、鹅卵石大多都是村民旧房拆除时,剩余的建筑材料用于道路修建,然后依靠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用最少的钱,办更大的事,工程建设成本减少了60%以上。
欧永成口中的“这个工作举措”,指的是汝城县为乡村振兴想出的“六靠”工作模式,即“推进靠*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增减挂钩、持续靠产业支撑”。
▲龙潭桥村村民主动投工投劳修建道路
在龙潭桥村的这片田间地头,记者见到了正在耕作的脱贫户朱林兵夫妇,曾经的他们,为怎样改变家庭穷困的窘境而一筹莫展。
曾经的扶贫工作队给他指了出路,指导他种植苗木、生姜等经济作物。如今,他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二十万元。接下来,朱林兵有了更大的想法,希望带领周边群众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在汝城县土桥镇*家村,依靠实施村规民约,形成了人人遵规守约、共建文明新村的良好风尚。*家村村支两委将在村民家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把村民集中反映的规范建房、畜禽圈养、卫生评比、民风民俗等提议作为主体框架形成村规民约。
村民*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面的红白喜事都喜欢大操大办,村民都喜欢讲排场、讲面子,通过村理事会的宣传引导和村规民约的约束,大大节省了村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新局
干实事,开新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汝城的发展又擘画了哪些宏伟蓝图呢?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志文表示,在湘赣边合作示范区建设当中,汝城就是要争取走在前列,要争当重点县、示范县。汝城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郴州)市委“一极六区”定位,努力打造“三区三地”。“三区”就是红色传承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地”就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汝城将进一步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用“沙洲红”带动“汝城红”、用“沙洲旺”带动“汝城旺”,推动汝城高质量发展。
▲图为*志文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踏遍青山人未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相信,“半条被子”所诠释的理念和精神,一定会在汝城未来发展的新征程中大放光芒!
撰稿丨刘哲李婷婷朱麟制作丨曹芹陈梓欣校对丨吴霞编审丨*轶肖斌统筹丨朱麟策划丨鲍新文伍立新推荐阅读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长沙这么干!特稿丨天心区:这些社区小区何以成为基层治理模范生?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