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以‘红色’带动‘绿色’,我们农村也有了产业链。”在“将军大使”耿飚故里——湖南醴陵枫林镇隆兴坳村,村党总支书记付铁棉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隆兴坳村的茶叶、艾叶、蜂蜜、民宿等产业日益兴旺,村民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
曾经,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燃起的星星之火照彻九州。如今,“红色”基因已被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依托红色资源,写好绿色文章,“红色三农+文旅融合”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已成为湘赣边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
共享发展红利
隆兴坳村背靠将军山。在村里度过童年的90后大学生王航宇,在这座荒山上种出了葱郁的茶园。“通过土地流转,在村里种了多亩白芽茶、80多亩黄菊。”王航宇说。
同在“土中寻金”,龙新平在隆兴坳村种下了近亩艾草,加工车间就设在田间地头。“不出村就能找份工作,以前根本不敢想。”在车间上班的村民余磊说。
去年开始,村里借助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培训“一条链”,助力旅游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就承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业务场次。
付铁棉也成了“兼职讲师”。谈及这个湘东山村的“蝶变”经验,他说,这些年通过探索“政企+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建立股权架构,打造乡村企业。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定股权,成了企业的“合伙人”;通过劳务输出方式有了稳定收入;每年收成好时,入股村民还有额外分红。
地处茶陵县东南部的严塘镇是“历史红镇”,走出过6位共和国将军。在该镇湾里村,修缮了红色景点,村口农田也种上了油菜花,村民都盼望着能搭上红色旅游的列车。
然而3年下来,除了吆喝,啥也没赚着。湾里村党总支书记张陈生告诉记者,最初由于缺乏专业运营,游客在本地消费转化率极低,游客逛一圈就走,既没吃也没住。
改变发生在当地引入万樟集团后。万樟集团在严塘镇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万亩红茶产业、万亩珍贵树种产业、万亩优质水果产业,形成总面积达10万余亩的木本大花海。这些绿色资源,与该镇的红色资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湾里村也跟着火热了起来。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在“第一军规”颁布地桂东县沙田镇,年轻的女企业家李永凤将流转来的余亩荒山种上了中药材岗梅。“一亩的收益大概在1.5万~2万元,公司计划每年种植~亩。”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桂东县将中药材作为“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加强中药材的三产融合发展,正推进“中药+旅游”“中药+医养”“中药+会展”等多元发展模式,加速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产业体系。
泊头村位于“红色圣地”平江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关键是产业振兴。”财政部驻泊头村副书记张宁川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背倚连云山,濒临汨罗江。虽然风景秀美,但由于大山阻隔、地处偏远,年以前的泊头村,是个产业难引进、人才往外流的贫困村、空壳村,人均年收入仅三四千元,村里集体收入甚至为零。
变化始于年,财政部到泊头村驻村帮扶。在两任驻村帮扶队接续帮扶下,泊头村依托本村自然人文资源,走上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道路,先后建起苗木基地、特色农业、酱干厂等产业项目。
去年,张宁川被派驻到村里帮扶时,泊头村恰巧启动加义镇汨罗江“十里画廊”文化旅游项目。由泊头村牵头、联合周边5个村集体,以资源和现金入股,通过汨罗江竹筏漂流及汨罗江畔沙滩树林越野车项目,实现红色景点开发和消费帮扶。
把根扎下了
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因“半条被子”的故事被誉为“红军房东村”。
过去,村里年轻人争着往经济发达地区跑。统计数字显示,村里户人,在档精准扶贫户曾经多达30户93人。
近几年,沙洲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沙洲民俗文化广场、红军广场、沙洲田园综合体等文旅景点项目相继建成。在此基础上,还依托红色资源,推出“重走长征路”、特殊党课等特色文旅服务项目。“红色旅游+水果产业+电子商务+美丽乡村”四位一体模式已初具雏形。
小黄姜示范基地负责人张有发,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种植小黄姜30亩,带动11户农户以资金、土地入股参与种植小黄姜9.8亩,每年每户可增收元;种植奈李、水蜜桃、水晶梨等水果亩,带动村民务工增收40多万元。
90后潮汕姑娘朱小英,年嫁到沙洲村后,因不适应一度返回娘家居住。见村里旅游日渐红火,她回村一口气开了特产店、文旅店等3家店。年,她又开了沙洲村第一家奶茶店。4家店忙不过来,她索性叫上娘家人一起过来发展。
“看到沙洲的发展充满希望,我也彻底把心定下来,把根扎下了。”朱小英说。(本报记者王鑫方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