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姜长势很好,宋加才夫妇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组图/记者金林
我们在众多种姜人中找到了宋加才一家,并跟随他们一起度过了5天的乡村生活。他们住在马桥镇的荷塘村三组,一家人待客极为热情,有着食姜一般的温暖感觉。作为一个世代居于此的姜农,他的生活因姜而改变,姜让他们变得富裕充实,不变的则是依然传统的生活信念,那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
宋加才家堆满了干姜片,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传统生活中,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元。宋加才的家,在马桥镇荷塘村三组。这是一个紧邻公路的村民小组。房屋新旧杂糅,风格各异。房屋之间,异常紧密,狭窄的巷子无法让车辆通行。这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村落不太一样。它更接近一个城中村的密度。汝城山多地少,人们要留出足够的土地用来耕种,留给房屋的空间便不会太多。毕竟土地才是生存的根本所在。
宋加才从附近的葫塘村搬到这里,已经有38年了。老宋今年70岁,妻子朱云珠67岁。在老宋25岁那年,他们结了婚,仪式很简单,却并不影响他们相濡以沫地度过了45年的漫长岁月。
他的房子位于进入巷子后的第二排,是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砌成的红砖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能砌成这样的房子,已算是颇有财力。
走进屋里,光线尚好,不像是以前那些老旧房屋的感觉。木制的大沙发,围绕着茶几,前面则是一台电视,这是上世纪的经典家居搭配。电视机为液晶,算是旧瓶装新酒。
电视机旁边的墙上,贴满了照片。这是最令我们感兴趣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老一代的“照片墙”。照片墙大致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家人,一个是族人。家人的照片里,有老宋年轻时的照片,有他两个儿子小时候的照片。老宋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讲起孩子们的故事,包括小时候什么样子,大了在哪里上学,后来又做什么工作……
把家庭当作生活的主要意义,是这个农耕民族的数千年传统。
照片墙的另一面挂的是他的族人们。多为合照,背景则有宗祠、风光等等聚会地点。据说他们宋家的祖上有人当过唐朝宰相。唐朝的确有一位名相叫宋璟,但并不是照片里所说的“申锡公”,汝城的宋氏称为先祖的“申锡公”其实是唐文宗时期的大臣宋申锡。太和四年()拜相,任同平章事。他就是汝城人。
宗族一直是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基层结构。进入现代社会后,宗亲的关系开始弱化,但宋加才老人依然保有着对宗亲们的感情。
老宋家的另一面墙上则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挂地图似乎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一个习惯。那一代的人,很少有机会去周游世界,一幅地图,既可以增加地理知识,又拥有了一种“世界在我眼中”的美妙感觉。
宋家的二楼是后来加建而成的,清水红砖材质,如今看起来也有些古朴了。湖南的乡村,如今很少有人会住一楼。一楼大多作为会客厅,二楼才是居住的地方。
二楼中厅里堆满了大袋的干姜片,散发着一股醇厚的香气,却并不再辛辣。老宋说这是拿来泡姜茶用的。二楼卧室里很干净,里面摆放的是有着漂亮纹饰的衣柜和床,这还是老宋结婚时做的家具。床是经典的传统式样,为封闭式,四角相连,围合成框架,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工艺盒子。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有着相通的设计理念,内敛、隐秘、保守是传统的生活气质。旧家具上的纹饰主题多为花鸟,象征富贵吉祥。虽历经岁月久远,略有褪色,却依然能感受到喜庆的气氛。
老宋的大儿子在附近开了工厂,专门生产加工各种生姜制品。小儿子则在另外的地方种植生姜。老宋说小儿子住在城里,每天开着车往姜田里跑。世界的变化,已经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身份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两岁多的小孙子跟着宋加才老两口生活,带孙子是老两口最开心的事。我们在拍摄记录朱云珠生活的时候,她的小孙子很依赖地靠在正在干活的奶奶身上,这种自然的亲情令人动容。对于很多人而言,祖先,是生命的源流所在;子嗣则是生命的延续,由此,一条生命的长河便浩浩荡荡地从远古流向未来,不曾止息。在缺少对个人意义追求的传统社会,延续这条河流便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所在。
妇女们挑着刚刚在地里收获的姜,一路欢笑。
去田里收姜,浓烈的气息从大地中涌出
收姜的季节,若是天气看起来不太好,就不用起太早。
老宋自家姜田里的那点姜,也不必太急于收获。起得早的是那些给种姜大户收姜的人们。鸡鸣过了很久,宋加才夫妇才起来。年轻时他们早出晚归,年纪大了,生活节奏慢慢也就缓了下来。
我们跟着两位老人家一起去姜田。一路上,所见的姜田并不多,零零散散。老宋说姜这种作物,不能连作。种一年,就得缓两年才能再种,否则产量会很低,质量也很差。但如果是水稻田,一年的样子就可以。因为水田对土壤有着很好的改良作用。今年的田里,大多种的是蔬菜。朝天椒居多,果实红黄相间,很暖的感觉。低洼的地方种了菰蒲,也有人种了蓟,大概是做药用。偶尔也可见淮山,上面缀满了山药豆。马桥的土质很好,是棕黑色的河流冲积土,种什么都很旺相。老宋很得意他今年种的冬瓜,收成很好,价格也不错。
菜地的边缘止于一片巨大连绵的林带。巨大的冠幅和极为粗壮的枝干,证明它们是一片悠久的古树林。树是重阳木,并非常见的香樟。这么密集的重阳木沿河种植形成林带,应该是村中多年的风水林。老宋则解释说这树主要用来加固河堤,防止堤岸垮塌。无论如何,这些有百年以上树龄的重阳木,在近代剧烈动荡的百年里能够存活下来,弥足珍稀。这也足可以说明马桥这个边远之地,在地理上有着一种独特的幸运。它地处深山,保守封闭,不与外界同步,却因此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场景。
风水林边,是浙水。
这条河是整个谷地的中心轴,河谷中,土地、房屋的分布都是顺着它流淌的状态而变动。这条河,一直向北流淌,最终汇入东江湖。汝城的地势,比资兴要高了许多。
汝城的河谷地带,是姜生长的乐土。
公路上一只白色的萨摩亚犬一直跟随着我们。村民说它叫“内亚布”。一个听起来很洋气的名字。其实这个词是汝城本地词汇,它的意思是“泥鸭子”。汝城为客家话、西南官话、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混杂的地方,本地方言很难懂,还好老宋早些年走南闯北,普通话因此并不太差。
老宋的姜田,在一片丘陵下。此处地势并不平坦,丘陵起伏,因此这里全都是小型的梯田。姜是怕潮湿的植物,太多的土壤含水会导致烂根,疏松土质的丘陵梯田很适合姜的生长。即使是梯田,姜田也要堆土起垄,要防止雨天积水沤烂作物的根系。
姜田不需要太多的水,但对肥的需求却不小。老宋说村里有个养猪场和养鸡场,每天都能产出几十吨的粪肥,发酵后就可以给姜田使用。这些天然的肥料,有着更好的环保性。
当天的天气并不是太好。虽然没有下雨,但浓厚的云层积压在山头之上,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心。
老宋夫妇找了一个田地的边角开始挖姜。对着一棵看起来长势很好的姜挥下锄头。撬松周边的土壤后,朱云珠稍微用力便把整棵姜提了起来。果然是一棵长得极好的姜,肥大壮硕的地下块茎在阴郁的天空下分外明丽。一股辛辣气息也随之冲了出来。
老宋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这是一个农民面对丰收场景时自然的真情流露。自然就是这样神奇,为人类提供了多得难以想象的食物。
我们向老宋咨询为什么在成熟季节并没有看到姜开花。老宋说大姜极少开花,开姜花是原生姜多年生长后繁殖后代的方式。而在我国大姜是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种植,一般用块茎进行定植,一般是要求生长旺盛,加上气候不合适一般少有开花,但如果当年温度湿度合适,大姜就会出现开花现象。我们有幸在一棵大姜的根部看到一根花茎生长出来,然而,人们需要的并不是姜花,它很快就要被收获了。
老宋不停地挥动着锄头,妻子朱云珠则把挖出的姜进行初加工。去掉茎叶,只留下姜。初加工后的姜,被扔进一个竹编的箕子里,随意地堆放着,就有了很好看的样子。两人大概挖了半个钟头,箕子里便堆满了金黄色的姜。他们撑起扁担,一路挑着姜,满载而归。
小孩子从小对姜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老宋夫妇挖姜的方式还保留着传统的方式。如今大多数的姜田采收,多是雇佣几十人,同时下田作业,然后装进可容纳50斤姜的红色包装袋里,整体地堆放在路边,等待运输车辆。我们在马桥镇的外沙村就见到了这样的场景。虽然少了传统的田园感觉,却更有浓烈的丰收气息。
老宋在路上说起足以令他自豪的那些种姜历史,他是村里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种姜大户。汝城有很久远的种姜历史,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种植。那时候多是在山间的空地上少量种植。老宋之所以选择种姜,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老宋心思活泛,开始学着做蔬菜生意。他发现生姜比其他蔬菜更好保存,也很好卖,于是琢磨着开始自己种姜。大规模的种植始于年左右。老宋当时种姜的规模有二三十亩,那时候村里还没有什么人种姜。
种姜的时节,是春季,大约在清明与谷雨前后,霜降则收,历经三个季节,跨越了14个节气。
和老宋不同,如今他的大儿子搞起了姜加工,小儿子则继承祖业,在附近的泉水镇承包了三五十亩地,继续把种姜的“大业”进行下去。他种的姜,已经卖到了海南、广东、福建、江西多个省份。
宋加才一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姜的生长旺季截止于霜降前后。
腌姜原色日常食用红色办喜事时用
生姜破土而出,带着大地泥土的气息。它们被运送到老宋家的院落,面临各自不同的命运。在生姜的加工工艺中,腌制是最为常见的方法。腌制过的姜,辣度被调整到一个适合人们口感的状态,而口味则多了甜咸的不同。
老宋把生姜运送到院子中便去照料小孙子,朱奶奶则一个人蹲在盆边,清洗起了生姜。院落中有一口老井,井水的清凉浸润着生姜,马桥的泥土松软,很容易被洗掉,洗去泥土的生姜,鲜嫩红润如少女的肌肤。生姜洗过之后,便是要去皮,传统的生姜去皮方法效率很低,却可以更加细致地去掉那些缝隙中的姜皮。朱云珠用来给姜去皮的工具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竹制刀具,这是一种把竹片进行切削改造而成的制品,看起来拙朴粗糙,很像是文物考古中见到的那些旧石器时期的工具,然而它的好用程度远超我们想象。用它刮皮,既可以轻松去掉那些缝隙中的姜皮,又不会因为过于尖锐而损伤姜肉。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很早就拥有了利用自然的智慧。
用盐腌制生姜,可以保存很久,味道也更佳。
腌姜是一件充满期待的乐事。
清理干净的生姜,被放置在盆中。朱云珠从屋里搬出来两个坛子。坛子式样并不相同,一个是我们常见的边缘有圈的那种,另一种则是无圈的圆口罐。两个罐子都很古朴。朱云珠解释说这两个罐子要分开腌制不同颜色的生姜。这两种生姜并没有口味上的区别,原色为日常食用,红色的则是为婚庆、生子这样的喜事所准备。
朱云珠在罐中装入清水,耐心地把盐和糖分别加入水中,并用勺子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分布。
她说腌姜的盐叫酸水盐,水则用的是山中的泉水。加入糖和盐的腌姜因此有了甜咸兼备的复合口味。另一坛加入的红色物质引起我们的兴趣。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一种现代的食用色素。朱云珠解释说这种红色的色素应该是一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在她很小时候,就看到大人们在用这种红色的物质来浸染生姜和鸡蛋。
朱云珠老人挖到了一整块长势极好的姜。
腌制生姜对于朱云珠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事情。每年一次的腌制,记录着岁月的流转。日复一日的生活,并不让夫妻二人感到单调。在生命的流逝中,感受自然,这样的意义已经足够。
生姜倒入罐中腌制之后,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真正让味道浸入姜中。腌制过的姜,可以保存很久。平时装在小罐中,随手拿出便可食用。
除了腌制,姜还可以被做成干姜片。切片,烤制,流程并不复杂,效果却奇佳。烤制后的姜片,有带着烟火气的醇香。老宋告诉我们,村里原来有一个巨大的烤房,如今已经改成了村部,但烤制这种工艺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那些没有被腌制或烤制的姜去了哪里?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老宋便领我们打开后门,进到另一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券顶山洞。山洞里的潮湿的冷风涌了出来,让人禁不住打起了寒战。这是保存生姜的姜窖。姜窖用红砖砌成券顶结构,深入到山体里,因此形成了这样一个冬暖夏凉的仓库。姜窖的地面上铺了红砖,防止积水沤烂生姜。我们担心洞内潮湿的空气会影响生姜的保存。老宋说其实并不会这样。足够的湿度可以让生姜保持鲜嫩丰润,避免它变得过分干瘪。存储的鲜姜,在长期的姜窖储藏中,水分缓慢散失,辣味则在日渐浓缩中增强,由此成为老姜。姜还是老的辣,此中自有科学道理。
用竹子制成的小刀,特别适合给姜去皮。
游玩攻略
交通汝城特别适合自驾车旅行
汝城虽地处深山,却交通发达。厦蓉高速与武深高速在境内交叉,自驾极为方便。一路的美景也足够值回票价。马桥镇离汝城县城西北方向,约16公里路程,开车25分钟左右。除了城区沿河一段道路较窄外,其余基本都为国道,路况良好。
游玩
途经朱良才故居,值得去拜访一下
去往马桥镇的路边,有旅游指示牌,指向朱良才故居。
朱良才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任华北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朱良才故居为晚清时期建筑。
石泉村古民居,是湖南民国建筑的代表作
这片古民居规模非常庞大,有明清建筑座,民国建筑63座,庙宇、学堂、寨门各一。徜徉在曲径通幽、高高低低的47条古巷中,寻觅着胡凤璋旧居、上古寨旧址、胡氏宗祠、石泉古民居、真武阁、铁山桥等文物古迹。石泉古民居以胡氏祠为中心,散布着有多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它们因地就势,或高或低,形成了错落有致、轻巧通透的建筑风格。高墙窄巷,封火山墙,青砖青瓦青石板,在窗、门、梁、枋等局部都有精美的雕刻。
太保第,一座始于明代的建筑
外沙村村内拥有一座太保第。是为明代的太子太保朱英而建的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面阔三间,纵深三进。一进为门楼,楼前两侧筑八字形照墙,墙上题写明代太子太保朱英吟咏家乡风物的诗文。门楼歇山顶,屋脊饰葫芦宝瓶,两端饰鲨鱼、陶狮,飞檐翘角。主檐下正中额枋浮雕“太保第”三个大字,额下镂雕双龙戏珠门楣,两侧或精雕、或泥塑古代人物故事和戏剧传说。附近还有朱英墓,太保第建于明朝成化二十一年,算是马桥比较古老的历史遗迹。
汝城物产丰富,野山椒在这里十分常见。
美食
小黄姜,提神醒脑,居家旅行必备
小黄姜是汝城特产。辛辣芬芳。用小黄姜制成的腌制生姜片特别适合带在长途旅行中食用。晕车或精神不振时来一片,顿时神清气爽。
高山禾花鱼,汝城的地理标志产品
高山禾花鱼,是生活在郴州境内五岭和罗霄两大山脉海拔米以上梯田中的鲤鱼,因采食落水的禾花,其肉具有禾花淡淡的香甜,又因生活在常年低温的泉水中,生长缓慢,肉质细嫩、骨骼较软,深受人们喜爱。
马桥花豆,最适合煲汤
马桥乡花豆是绿色保健、煲汤佳品,因种子褐红色间白色花斑,俗称花豆,迄今有二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汝城生态环境极佳,加上这里大部分地区为砂壤土,腐殖质丰富,适合花豆的连片种植,产出的花豆品质优越。
最好吃的野果是拐枣
霜降时节,也是拐枣成熟的季节。
马桥镇的山间,分布着大量拐枣树。拐枣的果梗非常甜美,除鲜食外,可用作酿酒、制醋、制糖的原料。可做果露、香槟、汽酒、汽水等饮料。还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脯、果干等。
拐枣直接食用虽然很甜却会带有一种发涩的口感,建议去皮或泡酒食用。
野山椒,绝对够味的“辣”
除了大面积种植生姜,野山椒也是马桥的重要作物。霜降时野山椒红黄相间,色彩浓烈。马桥出产的野山椒拥有着正宗的湖南野山椒特性,辣味足,且味道香浓。
住宿建议去新城区
汝城县宾馆数量众多,新城区和老城区住宿都很方便。建议住在新城区,新城区道路宽阔,出城旅行更为方便。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常立军实习生周思源谭佳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