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制造业高地
TUhjnbcbe - 2021/1/28 2:13:00

□郴州市*府副市长贺遵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打造“三个高地”、履行“四新”使命、突出“五大重点”,为湖南和郴州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是龙头、是首任。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郴州模式、郴州经验作出郴州贡献,是全市工业经济战线干部职工首要的*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我们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对*绝对忠诚的*治信仰、转化为用心用情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郴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把握机遇、遵循嘱托,推动郴州工业发展沿着新定位奋勇前进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富市之源,从根本上决定着全市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十三五”时期,郴州制造业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线,以优势产业链建设、企业精准帮扶、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加值增速由年的6.7%上升到年的7.7%;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由年的家上升到年的家;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由年的8.9%上升到年的10.1%;高技术工业占比由年的10.1%上升到年的11.7%;实缴增值税由年的24.7亿元增加到年的36.3亿元。同时,产业链发展来势较好,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百舸争流,制造业发展将面临“三期叠加”,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力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的进一步凸显期、国内新发展格局的全面构建期。郴州制造业也将进入一个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

“新趋势”:一方面,世界不再是平的,正变为“多峰结构”,外循环持续震荡。“再工业化”、地方保护主义、有限全球化加速推进,欧美国家设法构建国内相对完整和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本国制造业的韧性。另一方面,国内加速构建“双循环”新格局。龙头企业不放弃国外,会尽力维持合作,畅通国外通道,但会把扩大内需、加强国内合作作为自己的战略基点。建设国内统一的市场体系、物流体系、结算体系等畅通“内循环”将是“十四五”时期各级*府的重点任务。

“新挑战”:一是“逆全球化”带来的“科技冷战”增加了我市企业装备、技术等获得的难度,影响产业升级的进度。我市企业的原创能力不足,很多产业发展和创新都是“拿来主义”或从西方体系里成长出来的,缺乏“独立赛道”。二是贸易争端、进出口壁垒、美国围堵等将使我市企业进出口变得更加艰难、成本增加,会削弱我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市企业不少为粤港澳大湾区大企业做配套,而大湾区企业大多为出口导向型。我市的有色企业尤其是有色冶炼企业大多是“两头在外”。尤其是金银等贵金属大多销往国外,贸易限制将影响较大。三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使我市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竞争。四是企业发展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低“两端挤压”。我市企业成长来源除矿产领域外,大部分靠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虽然“两端挤压”对我市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对沿海尤其是大湾区企业是影响巨大的,将导致我市企业来源减少、产业升级减慢。

“新机遇”:一是国产替代的机遇。把握国内大企业尤其大湾区龙头企业构建国内区域供应链机遇,融入其中,伴大靠强,借梯登高。二是扩大内需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带动国内新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张和需求层次的提升,将会形成显著的国内市场优势,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依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供给—需求“双中心”——既是“世界工厂”又是“全球市场”。三是自主创新机遇。国际围堵,将激发国内自主创新的热潮,也将倒逼打通国内成果转化、产业化等领域的难点和堵点。未来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将是以人才、资本、数据、产业生态等高级生产要素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中高技术产业为外在表现的创新优势。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改变工业模式和产业格局,为制造业“换道超车”迎来契机。四是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双循环”模式下,企业为抢占国内市场,将往内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也将重构,将促使区域经济重新洗牌。五是改革深化的机遇。如放管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从供给端发力,放松管制,激活潜能;新基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将发挥乘数效应;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此外,还有统一市场、数字经济崛起等新机遇。作为郴州来说,发展还有“三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特别机遇。

我们要扬长避短,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顺应新工业革命和大湾区产业转移趋势,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前沿技术产业布局以及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面加紧抢跑,实现“郴州制造”向“郴州创造”转变、“郴州速度”向“郴州质量”转变、“郴州产品”向“郴州品牌”转变,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郴州的重要推动力。

回顾历史,我市制造业就是通过用好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起来的。展望未来,我市制造业还需坚定不移抓好机遇、用好机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到郴州、长沙等地考察,勉励湖南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遵循嘱托,充分把握机遇,推动郴州工业发展沿着新定位奋勇前进。

二、突出重点、紧跟指引,加快郴州工业体系沿着现代化跨越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郴州为动力,全面落实省委、省*府“三高四新”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机遇,围绕九大工业优势产业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创新创业和开放引进为动力,以“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优存量、扩增量、调结构,围绕“六个着力”重点突破,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体现郴州担当、作出郴州贡献。

一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引导企业融入“双循环”,建立和完善自身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进我市有色金属、新型建材、食品精深加工、化工等传统骨干产业补齐产业链短板、提高价值链层级,向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装备方向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抢抓“国产替代”机遇,支持和引导我市制造企业加入大企业、大集团的供应链,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两个千亿产业集群目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

二是着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这是制造业发展的载体。按照“特色突出、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要求,完善功能和要素,加快推进郴州经开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永兴稀贵金属产业集中区、宜章氟化学工业集中区、资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汝城电子智能产业园、嘉禾锻铸造产业园、临武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十四五”期间,力争郴州经开区、资兴经开区发展成千亿园区。

三是着力推进“新基建”。跟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步伐。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建立全天候、全覆盖的5G基础网络,推动5G场景应用走在全省前列。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千百十个”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改造提升有色、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制造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全面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动能。

四是着力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针对我市工业传统产业占比过高、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机遇,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让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企业成长壮大。

五是着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坚定不移实施“南向战略”,积极推动“郴粤同城化”,强化“广东要什么、郴州做什么”的协同配套功能,加大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通航、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对接引进力度,力争将郴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科研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高端制造的“最佳协同区”,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合作示范区”。

六是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九大工业优势产业链规划的重大项目为抓手,每年滚动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确保我市制造业持续发展后劲和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如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推进钨、锡、铋、铅锌、金银等贵金属五大金属拉长产业链,支持中国五矿、云南锡业、贵研铂业等企业布局新项目。大力推进“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计划,壮大一批“龙头”、成长一批“拳头”,提高郴州制造业的显示度。

三、担当作为、落实落地,助推郴州工业经济沿着高质量活力迸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在制造业,国际产业竞争博弈的焦点在制造业,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在制造业。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四大工程”为总揽,着力迸发郴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实施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工程。最根本的是要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获批为契机,深入推进简*放权,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升级工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引导金融业服务制造发展,大力支持中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努力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要素成本、制度性成本,全面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实施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最重要是创新驱动、产业协作,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研发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先进工艺,着力解决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瓶颈。大力培育制造业“种子企业”“瞪羚企业”,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形成制造业梯度培育体系与后备体系。

三是实施工业品牌打造工程。最本质的是提高我市企业品牌知名度,构建区域整体品牌影响力。统筹多方资源,塑造自主品牌形象,培育一批“高质、绿色、安全”的郴州企业产品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提升郴州制造业品质尤其是“郴州电子”“郴州材料”“郴州食品”等区域品牌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

四是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程。最核心的是要把人才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开放中为制造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大企业家的培育、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深入实施“林邑聚才”计划,引导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领*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全面加强工业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合作,推进“园区联职校、职校进园区”。

来源:《郴州日报》年12月12日A3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制造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