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冯学荣假历史读多了,精神都会出问题的
TUhjnbcbe - 2021/2/24 16:06:00

“老火靓汤”是迷信。学过物理的都知道,物质守恒,一锅汤熬15分钟,和熬5个小时,总营养是一样的,因此建议读者相信科学,不必浪费煤气。

1

今天谈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早年我红*在困难时期,曾经从许多民间富户那里,筹借物资,并写下许多借条,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

那么这些借条,后来新中国建立,有没有偿还的记录呢?

答案是:

建国之后,民间不断有人,拿出祖辈留下来的借条,找*府兑现,*府一般都尽量予以兑现。

这样的事例太多,说不完的,我稍微列举几个例子:

例一

年,红*第三*团事务长叶祖令,行*到湖南汝城,向富户胡四德筹借物资,并写下这样一张欠条:

红*走了之后,胡四德把这张欠条藏了起来。

后来解放,胡四德没有找*府兑现这笔债务,也没有告诉子孙有这回事,而是把欠条藏在一个家中隐蔽的地方,就忘了。

再后来,胡四德就去世了。

时光一晃,到了年,离借债一事,七十年过去了。

在这一年,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在维修祖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张借条。

胡运海心里想,我爷爷帮助过红*打江山,这笔债,*府认不认呢?

于是,胡运海拿着这张借条,找了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府。

胡运海想碰碰运气。

不料,汝城县*府,认账了。

经过评估,汝城县民*局,给胡运海偿还了人民币元。

胡运海领到钱,非常高兴。

欠债还钱,理所当然。

我们新中国,是守信用的。

例二

年,我*下辖南方游击队(编号: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在广东省江门市,找当时的富户“鸿文三姐”,借了60斤大米。

这个鸿文三姐,是当时江门地方一户有钱人的小妾。

鸿文三姐借出这60斤大米之后,把借条藏好了。

事实上,60斤大米,对于富户鸿文三姐来说,并不是很大一笔财富,于是,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鸿文三姐并没有记在心上。

借条藏好之后,鸿文三姐将此事抛诸脑后,没有跟后人交代。

时光一晃,六十五年过去了。

年12月12日,鸿文三姐的后人梁伟诗,在清理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祖屋的时候,翻出了这张借条。

借条的行文是这样的:

鸿文三姐的后人梁伟诗翻出这张借条之后,也找了江门市的区*府,他也想碰碰运气,看看我们的国家,是否讲信用。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府接到借条,经过甄别和讨论之后,决定:予以偿还。

于是,年12月28日,江门市蓬江区民*局,对梁伟诗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万元。

60斤大米,今天的市值也就元左右,然而经过六十五年的利滚利,*府给梁伟诗偿还2万元,其实大概也属合理。

总之,我们这个民族,是讲信用的。

例三

年,我八路*旅在山西娄烦县择石村,向富户周模旦借了一担谷(市斤),并写下以下的借条:

“借择石村周模旦谷儿一担,民国三十年秋”

这个富户周模旦,也把这件事抛诸脑后,没有跟后代交代。

七十二年过去了。

年4月12日,山西娄烦县人武部*委纪根有,带领官兵,把3袋面粉、2袋大米、1桶油、0元人民币现金,亲自送到了娄烦县择石村周区贵、周诚贵兄弟俩手中。

这个周区贵、周诚贵,就是周模旦的两个孙子。

人民武装部主动找到周区贵、周诚贵一家,偿还七十二年前的旧债

周区贵、周诚贵接到这笔意外财物,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惊讶,他们没想到自己的爷爷,竟然还曾经资助过我八路*。

而有趣的是,事实上年当时的周模旦,非常胆小怕事,他拿到我八路*的借条之后,自己偷偷把它给一把火烧了。

为什么呢?

因为周模旦日本人报复,也怕国民*报复。

那么试问,后来是谁翻到这笔旧账的呢?

答案是:是我人民*府。

七十二年之后,山西省娄烦县当地*府有关部门在清理旧档案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八路*旅在年给周模旦的借条。

原来,当年的借条,是写了一式两份,一份保存在我八路*旅部,一份交到周模旦的手中,而周模旦把它烧了。

周模旦在九泉之下怎么也不会想到,七十二年之后,人民*府会主动把这笔旧债,亲自送上门来,偿还给他的两个孙子。

事实上在历史上,有许多都像周模旦一样谨小慎微的富户,拿到我红*、八路*的借条,都害怕日本人、国民*等势力的报复,当时多数都是烧掉的,只有少数胆子大的,才保留着。

人无信而不立。

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民族,还是讲究信用的。

2

然后呢,再跟大家说另一件更好玩的事。

我们都知道,今天韩国的国旗,是太极旗,中间一个太极,四个卦象环绕在四周。

其实许多读者心里面有这个疑问很久了:

阴阳八卦,难道不是我们汉文化吗?

为什么韩国人会拿这些汉族的图腾来做他们自己的国旗呢?

答案其实十分有趣。

因为:

韩国国旗就是中国人设计的

读者看到这个,是不是会觉得,五雷轰顶了。

什么?

韩国的国旗,是中国人帮他们设计的?

是的。

别不信。

这,就是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学荣假历史读多了,精神都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