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组织机构代码:-x)创办于年,是由汝城县人民*府主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汝城是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的红色革命老区,“半床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湖南省的南大门,粤港澳的后花园。这里鸡鸣三省,水注三江,武深高速和厦蓉高速在此交汇。学校位于卢阳镇官桥村上迳组汝城大道旁边,总投资5.6亿元,占地面积余亩,规划面积亩,建筑总面积10.6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人,是一所高规格、高标准,全省一流的县级职业中专。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中国中铁汝城职校特种设备操作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郴州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郴州市安全文明校园”“郴州市园林式单位”“汝城县社区学院”。
1.2学生情况。
学校秋季招生人,在校学生人,巩固率为4.18%;建档立卡人;年我校一共7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30个班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9个班人,旅游专业5个班人,模具专业3个班人,工程测量5个班人,电气运行与控制4个班人,工程机械应用与维修专业5个班人。
1.3教师队伍。
1.3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教职工共计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师生比1:20,教师数量比年增加19人,生师比也有小幅上升。双师型教师96人,占比67.1%,较年增长24.7%;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6.8%,与年增长13.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3%,较年上升1%;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8.5%,较年增长1.5%。
1.4设施设备。
学校有一栋多功能、独立的建筑面积达.6m2实训楼大楼,年12月29日挂牌“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实训大楼”。实训楼一楼有1间60个工位的模具实训工厂,1间工程机械模拟操作室,1间工程机械装备与维修实训室,1间汽车维修实训室;二楼有2间60个工位的工程测量器实训室(大国工匠白芝勇实训室),1间30个工位的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1间8个环岛的PLC实训室;三楼1间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实训室、1间中西餐摆台实训室和1间客房实训室;户外还有1个工程机械实训基地,基地现有工程机械大型实训设备9台。学校综合楼一楼有1间可容纳多人的多功能会议报告厅;二楼有4间校园网络信息中心,三楼有7间60个工位的计算机实训室、有1间楼宇网络信息中心,四楼有1间高考监控中心、有1间校园广播中心、有1间校园监控中心;教学楼有52间班班通电子白板教室。学校净资产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万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生均设备值元,校内实训实习工位数个,图书馆纸质藏书册。学校基本具备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合理科学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实习任务的条件。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在*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厚德、笃行、精技、致业”的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开设思想*治课程,校长、书记带头上思*课,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思想*治状况良好。在年下学期开学典礼中有位同学分别获得“学习标兵”“十佳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其中胡志飞、钟洲翔、*淑华、胡海康获得——学年度国家奖学金。我校积极响应县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年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共计余人次,开展了丰富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汝城县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汝城职校考点考试工作中,学校安排30名志愿者展开场地清扫、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门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做到全方位发展。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72.6%,体质测评合格率85.1%,名学生参加公共基础课普测合格率为95.08%,优秀率31.69%。年市专业技能抽查测试合格率%。学校在年郴州市职业院校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在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2个。在第15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千金作文杯”作文比赛中,李志涛等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个,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在年湖南省中职学校“我在抗疫中成长”文明风采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中,朱承宏老师指导学生获省三等奖1个。在年郴州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啦啦操比赛中花球规定单项获得一等奖,男子篮球获三等奖;在年郴州市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年,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普遍测试全市第5名;对口高考二本线以上6人,年9月,中共汝城县委、汝城县人民*府授予我校“汝城县年高考优秀团队奖三等奖”;年09月2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用“半条被子”精神办出大职业教育——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与中国中铁紧密合作实现创新发展》推介了我校跨越发展的经验。
2.2在校体验。
学校拥有8人间的学生公寓,宽敞的教学楼,优美的校园,学校坚持24小时安排人员轮流值班,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广泛组织开展了“青年大学习”主题教育活动、“三月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合影活动、“扫黑除恶”知识抢答赛活动等,加强对十九大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学习,明确工作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感受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99.5%,专业学习满意度96.4%,实习实训满意度95.2%,生活满意度94.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7%,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都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2.3资助情况。
年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9万元,其中:春季有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7万元,秋季有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3万元。年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策.36万元,其中:春季有名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策万元,秋季有名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策.36万元。《汝城县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办法(暂行)》、《汝城县人民*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工作的通知》真正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因学致贫。
2.4就业质量
年毕业生毕业生有人,就业率99.74%。其中升入高等教育人数人,占毕业人数的60%;直接就业人数为人,其中本地就业人数为65人,外地就业人,对口就业人数人。
2.5职业发展。
年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人数比为1∶0.42∶0.01,毕业生出路趋于多元化,总体就业率高。通过对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发展满意度”调查栏,绝大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表示满意。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信任。学校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发放调查问卷份,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7.50%,企业管理满意度达到95.23%,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89.77%。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并建立了工作小组的调整与工作机制,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对我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动态化的专业调整机制使本校毕业生更贴近市场需求,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我校现有专业7个,分别为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气运行与控制、工程测量、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围绕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调整、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改革评价模式从而形成质量保障体系六个方面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县域产业发展吻合度达90%以上。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的,努力培养具有特殊行业中级技能和一般行业中级技能的劳动者。改革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改革培养模式,拓展工学交替、强化顶岗实习。学校与资兴鸿鹏驾培中心成功签约,双方就土石方机械操作、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叉车机械操作等工程机械驾驶培训项目开展合作,试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二是课程改革。对照湖南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方案和手段,以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为方向,打造精品课程,开发适合“做学一体”教学改革的校本教材,形成专业和办学特色。三是信息化教学改革。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学校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充分考虑就业与升学两大问题,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力度对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推介,组织62名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73人次以上,大力开展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通过“培、传、帮、带”,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绩效突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让每一位教师都在培训中得到了提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显著。一是教师科研能力稳中提升。在年度湖南省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学校教研论文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年郴州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学校教研论文获得一等奖2项;在年汝城县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教研论文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二是技能竞赛成绩喜人,在郴州市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学校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并取得团体总分三等奖。在郴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市三等奖;三是文明风采大赛有突破,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荣获国三等奖2名、省三等奖1名;在年湖南省中职学校“我在抗疫中成长”文明风采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中获省三等奖1名,在郴州市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市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4规范管理情况。
我校以“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在发展中积淀了学校特有的“自信合作,勤奋进取”的校风和“敬业爱生,严谨务实”的教风;形成了“勤学善思,精艺求精”的学风。学校制定了《学校章程》。在培养目标上,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学校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制定了《行*管理规章制度》、《学校日常管理规范实施办法》、《学校文化建设章程》、《处室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行*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建立物资采购申报制度,规范校产管理,严防校产流失,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帐目清楚,定期审核,在校务公开栏公布,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每天24小时无空白点的教育、看护、管理,并安排教师实行全天候校内安全值班巡查,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安心地学习、舒心地生活、用心地做人、健康地成长。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主动作为,强化班主任管理。制定了《汝城职校班主任管理制度》、《汝城职校班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等,严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每周量化评比管理,不定期对班主任进行约谈,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德育工作*策,确保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在长沙高新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班主任主题班会评比工作,对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效益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3.5.2加强学生自主教育,发挥主人翁精神。一是学校成立高标准的学生会,在教师指导下召开学代会,公平公开选举学生会干部,全方位由学生自主管理,构建了老师督促、学生主持参与的管理模式,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二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倡导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充分发挥教育民主机制,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校管理,把好的建议向学校反映,注重师生双向交流,组织开展好每周班级主题班会,定期搞好班级宣传栏。学校利用早操、中操、重大节日等日常集会活动,制定《汝城职校国旗下讲话实施办法》,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每班轮流安排学生主持参与各种集会活动,清明、重阳节等节假日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增强。学校以以德树人为核心,把德育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朱承宏老师指导学生朱琦韵获年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我在抗疫中成长”文明风采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中征文比赛三等奖1个。在年郴州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男子篮球比赛中获市三等奖。李志涛、李艳琼、李飞燕老师获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何津敏、周治平老师指导的啦啦操花球获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啦啦操比赛一等奖。
3.5.3团组织建设及活动。为加强团组织建设,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青年大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今年新入团的56名新团员参加了举行了“凝聚青年力量,共筑青春梦想”主题团日活动暨新团员宣誓仪式,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演讲比赛活动
3.6*建情况。
我校*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不断提高*的执*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学校*建工作要点及学校工作思路,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重点,全面完成了教育口*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了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共有在职在岗*支部有48人(其中预备*员1名),支委5人;退休教师*支部有11人,支委3人。学校在*支部的带领下,加强*建工作,夯实*建主体责任,严肃*内*治生活,锤炼*员*性修养,规范支部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员积分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和撰写心得、观看*性教育电影、视频,如《半条棉被》《张福清》《朱青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促使*员干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增强服务学生、家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崇规、守规、执规意识,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筑牢了“两个维护”。抓实*风*纪教育,落实主体责任、*风廉*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强“三重一大”廉*风险排查,强化制度建设和廉*风险防控,加强反腐败斗争,强化*员警示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郴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组织、汝城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组织等荣誉称号,*支部“*建领航提质量,三联一帮添助力”案例在市教育局*委开展的全市中小学“*建+”融合创新中被评为年度优秀案例。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健全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专项制度,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产教融合,建立平台,形成机制。目前,学校已建立校外实训地30个,年内新增2个。一是赢得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帮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依托贵阳铁路工程学校优质资源开设铁路工程测量、电气运行与控制、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年招收新生人,年招收新生人。年届毕业生91人,已安排到中国中铁下属相关企业就业,实现了95%以上的对口就业。年,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援建的2栋学生公寓楼正式交付使用,中国中铁安排资金万元援建教学楼1栋,即将进入内部施工阶段。着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促进了专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近几年学校先后与东莞桥头中星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容大彩晶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郴州市汝城热水福泉山庄度假有限公司、县工业园区等数十家企业联合,开展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实习实训教育模式,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三是年6月16日,学校与资兴鸿鹏驾培中心成功签约,双方就土石方机械操作、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叉车机械操作等工程机械驾驶培训项目开展合作,试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项目致力于工程机械培训事业,打造职教培训新名片,实现共创双赢的职业技能教育新局面。学校已选派2位专业教师赴资兴鸿鹏驾培中心进行教师培训。目前,工程机械驾驶培训已开展2期,共培训学员人。
4.2学生实习情况。
近几年我校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建立了实习单位遴选机制,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3开展集团化办学情况。
年度我校继续致力推进与长沙高新学校、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建立集团化办学机制,实现管理互通、领导流动、师资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捆绑考核“八大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年,汝城职校继续坚持走职教链与产业链对接的路子,开展雨露计划、库区移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贫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式烹调师、乡村旅游、育婴师、茶叶加工、园林绿化、电子商务等特色项目的培训,场次达60多期,培训人数达多人次(其中贫困户多人次),对精准扶贫户的劳动力培训实行“零门槛、全覆盖”,努力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方”目标,使“智力扶贫、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汝城深入人心,为汝城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5.2技术服务。
年度,学校依托汝城县“人人有技能”工程、汝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等,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和考证培训,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年,推送线上《脱贫攻坚课堂》,惠及3.6万群众,通过“产业为王”送技能下乡共培训直播带货实用技术农民人,“人人有技能”培养工程电子商务师培训技能人才近人,为区域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3对口支援。
一是落实资助*策,惠泽万千贫困学子。学校所有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元/人·年;精准扶贫户子女每生享受“雨露计划”0元/人·年;精准扶贫户子女享受县委县*府教育专项扶贫资金元/人·年,汝城县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元/人·年,精准扶贫户的学生享受的“精准资助”达元/人·年左右,实现了“人员全覆盖、过程全覆盖”。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让*和*府的阳光雨露普惠万千贫困户。
三是深入扶贫一线,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出力献计。除教学培训外,我校还承担了边远山村——井坡镇上阳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为帮助该村实现脱贫致富,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何新华担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部分优秀*员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学校安排了一位校级领导和两名教师在井坡镇上阳村长期驻村,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拓展收入门路。紧紧围绕“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开展就业帮扶人次,落实产业奖补元、重点产业分红、光伏电补17户,每户0元、公益性岗位11人,生态护林员4人,每人每年1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争取小额资金贷款,争取金融帮扶,增加家庭收入等多种帮扶措施,巩固前期的脱贫成果,并实现最后1户1人贫困户于年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上级核验和人民的检验。
5.4文化传承。
我校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弘扬尊师敬教、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等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引导全体学生学习、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团委结合教育活动,适时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班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手抄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学校精选《明日歌》《弟子规》等古诗词歌曲,利用校广播室等进行课间循环播放,组织部分师生创作经典名言书法作品,并精心布置在学校宣传长廊,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合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光盘行动”,倡导节俭新风尚;举办“红色旋律,青春之声”大合唱活动和湖南汝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开展“学习新思想,争做接班人”主题征文演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年度,县财*按要求拨付人员经费.87万元,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得到了保障。争取湖南省财*厅增加学位专项资金万元、改善中职办学条件中央专项资金72万元。争取中国中铁对口帮扶“汝城县技能教育培训基地”二期教学楼项目建设资金万元。
6.2*策措施。
一是落实办学自主权。根据上级行*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依法开展自主办学,完善了学校各级分工和管理章程,完善了学校领导班子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结构,健全了监察室等监督机构,扩大了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扩大了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自主权,调动了学校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是积极争取教师编制。学校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义务学校,既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也不具备职业教育学知识。建设一支“教练型”企业师傅队伍和一支结构优化、创新力强的“双师型”学校教师队伍,并建立二者的协调工作机制,是培养“能工巧匠”的根本保障。一是年学校结合财*部等3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从人员条件、聘请程序、组织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完善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等6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出台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的支持*策,让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每3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打造一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师傅队伍;三是学校通过拟定计划,通过公开招考、选聘、直聘、调动等,增加在编教师15人,其中公开招考9人。
三是统筹资金,落实职教建设经费。
为筹措职教新城建设前期资金及回购经费,缓解财*压力,从年起,我县每年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地方教育附加费不低于30%全部用于职业教育建设;按照全县人口数人均一元以上标准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用于职业培训;经费不足部分由财*补齐。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职教攻坚显成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郴州市深化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郴教通〔〕95号),为深化新一轮职业教育攻坚,年,我校推进了郴州市“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项目、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新校区建设项目、基础设施扩建或维修项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与幼专、长沙环保职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衔接并签订协议,在上级行*主管部分的高度重视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职教攻坚成效显著。
7.特色创新
7.1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高质量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中铁结合企业需求,年挂牌汝城职校“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捐赠.3万元专项资金援建工程测量、电气运行与控制、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等实用专业,捐赠0万元、万元,继续建设学生宿舍楼2栋、教学楼1栋。年6月,中国中铁决定继续投入万元对口援建“汝城县技能教育培训基地”体育馆,将汝城打造成“人才输出摇篮”。目前,首批援建专业学生96名陆续在中国中铁各单位实习、就业,拓宽了学校就业渠道,初步实现了高水平就业,实现了汝城职校专业建设的转型升级。
7.2“1+X”有益探索,为技能人才培养定标杆年6月,汝城职校与资兴鸿鹏驾培中心成功签约,开展机械驾驶培训项目合作,试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工程机械驾驶相关项目已有多人报名,接下来,学校将逐步开展在校学生报名参加培训。下一步,学校在“1+X”证书制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方面做有益探索,为中职人才培养“定规矩”“立标杆”,把取得“X”证书作为中职学生毕业的考量,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对接汝城县承接产业转移、产业为王三年大会战,推进学校提质培优创新发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加快中国中铁精准扶贫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步伐。一是需进一步加强与区域企业的合作力度,产教融合,加大对电气安装与运行、工程测量等品牌专业的建设力度,采购和引进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实习实训设备,加强实训室管理,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障教学楼项目施工安全,抢抓施工进度,确保年春投入使用。三是争取尽快推进学校二期后续体艺馆和教师周转房等项目建设。
8.2扩宽人才引进渠道。目前,学校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名,专业教师40人,无论是教师职数还是专业教师人数缺口较大。现有专业教师中本科33人,专科7人,双师型教师16人,学历较低,双师型教师人数太少;学校现有市级专业骨干教师仅1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还没有。下一步,力争在县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通过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选聘专业教师,从企业选聘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补齐公开招考招聘不到紧缺专业课老师的“短板”,逐步实施“编制到校、自主聘用、经费包干、动态管理”机制。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年1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