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党史学习总书记讲述的中国故事半条
TUhjnbcbe - 2021/7/17 5:30:00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部红*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共产*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和红*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朱氏宗祠前竖立的“半条被子”雕像。

“一定要跟共产*走,因为共产*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年,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一位老人临终前这样叮嘱儿孙。

老人名叫徐解秀。年11月,3名女红*路过沙洲村,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这个温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跨越80多年的时光长河,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村考察时,特意又讲起这个故事。总书记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也由此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人民*队。

风雨,时光荏苒。如今,中国共产*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在*的领导下,沙洲村也从一个特困区的村落蝶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半条被子”的故事既是人民*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见证。

                                                      

故事钩沉

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湖南省汝城县,境内山岭陡峻,四面环山,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中央红*长征时进入湖南的第一站。当时,八万多人的革命队伍,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罗霄山脉大大小小的山头,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在此顺利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地几乎每个村民都知道“半条被子”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年11月,红*长征来到汝城,驻扎在沙洲村一带。三位女红*住进了村里妇女徐解秀的家里。徐解秀问她们从哪里来,其中一人说:“大嫂,不要怕,我们是共产*领导的红*。”

时已入冬,寒风凛冽,徐解秀招呼女红*进屋住,烧了水让她们烫脚,女红*则帮徐解秀带孩子、烧火煮饭,并不时地给徐解秀夫妇讲革命道理。夜深时分,女战士们要休息了,可徐解秀家里一贫如洗,仅有一张木架床,床上铺着稻草和破棉絮,盖的也是一堆烂棉絮,家里连一张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徐解秀便在床边架上一块板子用来搭脚,和三个女红*横着挤在仅有1.2米宽的床上,四个人身上盖的是女红*行囊里唯一的行*被,徐解秀的丈夫则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她们。

徐解秀老人(中)图片来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点赞优秀共产*人》

几天后,部队继续向西转移,3位女红*希望把这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徐解秀不忍心,说什么也不肯要,两方争执不下。见状,其中一名女红*索性就拿起剪刀,将行*被剪成了两半,其中半条给了徐解秀,并告诉她:“红*同其他当兵的都不一样,是共产*领导的,是人民的*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此后,徐解秀和丈夫朱兰芳二人一路送三位女红*走过田埂,朱兰芳再护送她们翻过高山,踏上征途。

就这样,半条被子和一个“胜利后再见”的承诺,成了徐解秀心里久久不能放下的牵挂……直到50年后,一位重走长征路的记者来到汝城,当时年过八旬的徐解秀老人泪眼婆娑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对方,并请他帮忙寻找那三位像亲人一样的女红*,才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年,邓颖超同志联合康克清、蔡畅等十多位老红*委托发掘该故事的记者给徐解秀老人送去一条被子。遗憾的是,当被子送到徐解秀老人家时,老人已去世。

半条被子温暖了徐解秀老人,也点燃了徐解秀一家人的红心。如今,徐解秀的儿子朱中雄每天都会来到祖居老屋打扫卫生,并向访客展示徐解秀当年藏被子的暗格;徐解秀的长孙朱分永从小听奶奶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并秉承奶奶的心愿加入了中国共产*,成为沙洲村的*支部书记;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则放弃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成为“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的讲解员,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下去。

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新华社发

徐解秀一家的变化也是整个沙洲村变化的写照。如今的沙洲村,在中国共产*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全村脱贫,“十三五”期间,村民人均年收入更是增长三倍多,达到多元;村里还大力发展起了红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旧址

红色基因,在这青山绿水间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在沙洲人民看来,就像徐解秀老人所说的,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走,“只要跟着共产*走,就会有好日子”。

专家新读

“半条被子”彰显中国共产*人为民服务的初心


  

年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把*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

“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和人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这个故事,就是告诫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半条被子”里包裹着中国共产*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彰显了共产*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情怀。

“半条被子”温暖民心,彰显着*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回望历史,在我们*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如“半条被子”一样的温暖故事俯拾皆是,感人至深。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红嫂,到陕甘宁边区“只见公仆不见官”;从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取向;从毛泽东同志强调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治,一切*治的关键在民众”,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中,*群构筑起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始终赓续、从未间断,凝结其中的革命精神、为民情怀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纽带。

今天,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既是不忘红色历史,也是汲取前进动力。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为之矢志奋斗,使我们*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受访专家/中共广州市委*校教授何良苏

广州实践

脱贫攻坚战中的“鱼水情深”

共产*人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广州,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广大扶贫干部近年来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州共有3个先进个人、5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广州交投集团派驻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竹坑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岑宇铿便是其中一员,他坦言,选择投身扶贫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换一种身份回去,如果能教会他们掌握在农村谋生的技能是非常有意义的。”秉承这样的初心,岑宇铿坚定地踏上了长达十二年的扶贫路,并带领竹坑村在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95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是什么?“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岑宇铿这样回答。扶贫期间,他利用每天吃完饭的时间,走家串户,关心村里留守的老人与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他经常询问、监督孩子学业,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承担责任。“贫困户感受到了温暖,就会理解我们的工作,也更愿意和我们讲掏心窝子的话。”

据数据显示,年以来,广州在对口支援、对口帮扶方面累计投入财*帮扶资金.59亿元,派驻扶贫干部多名,承担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省外对口支援全国8个市州44个县(市、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为脱贫攻坚大考交上了合格答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来源:广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学习总书记讲述的中国故事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