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千年古县”、“理学名城”是对它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赞美。汝城,不但地灵而且人杰,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中国共产*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开拓地。汝城早期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我*领导下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在此建立,成立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府,被中共中央誉为“新湖南”;“汝城会议”部署“湘南起义”,使汝城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多路红*辗转于湘粤赣边区与敌鏖战,威震四方;中央红*长征历时16天途经汝城,留下许多英勇壮烈、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半条被子”温暖全中国。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汝城人民及各地一大批英雄儿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不少仁人志士舍身赴难,壮烈牺牲,留下众多遗迹予后人瞻仰、凭吊。
一、风起潮涌
●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旧址,位于卢阳镇津江村。年5月,汝城成立本县第一个中国共产*支部,工农群众斗争积极性日益高涨,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年,大革命失败后,湘粤农*汇聚于此,工农革命运动声势浩大、独树一帜。年7月底,按周恩来指示将汝城农*组建为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成为我*领导下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毛泽东起草的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湘南暴动的《湘南运动大纲》成为包括“八七会议”等一系列会议讨论和决议的重要内容。
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师部所在地。
旧址广场竖立的雕塑形象是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打出的中国工农武装第一面*旗。
●汝城县苏维埃*府旧址,位于卢阳镇新井村上*门街*氏宗祠。
年9月下旬,何举成率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第一团举行湘南秋收起义,28日在*氏宗祠成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权——汝城县苏维埃*府。
●朱范会谈旧址——卢阳镇津江村朱员外宅院。年11月19日,朱德与国民*十六**长范石生在此会谈合作成功,在范石生帮助下,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人得到了物资和装备上的支持,武装、重振了队伍。朱范合作为中国共产*统战工作探索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朱德从江西上堡来汝城县城与范石生会谈在途中经历过一次惊险遭遇。途经濠头乡时,夜宿谢铁匠家私厅(家祠,已拆),当地土匪何其朗部得知后围住私厅,问朱德在哪里,朱德急中生智自称“伙夫头”,骗开土匪后转身从窗户跳出与战士们汇合脱离了危险。
现年72岁的朱登远老人说,房子是他爷爷留下的,当年还算气派,如今已破旧不堪无人居住。
●“汝城会议”旧址,位于卢阳镇津江村,与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旧址相邻,是乡绅朱雄万的宅院,也是当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陈毅利用“朱范合作”良机在此召开湘南粤北各县*组织负责人会议,讨论和部署湘南年关暴动,史称“汝城会议”。会议简要介绍了与范石生谈判合作的成果,各地代表汇报了“八七会议”以来的情况,分析湘南粤北各县区革命斗争形势,会议决定:12月中旬,以汝城为中心,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府,开展土地革命,实现湘南割据。“汝城会议”为湘南起义在思想上、组织上、*事上作了必要准备,汝城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
宅院建于民国初期,坐东朝西,院内房屋保存完好。现在,前排两栋作为汝城工农革命运动和“汝城会议”史料展馆供游人参观。
北侧房屋有正厅和两边耳房三个展室。
南侧房屋同样设置正厅和两边耳房三个展室。
●朱氏家庙,位于卢阳镇津江村。津江是从前的老县城,年,朱德驻扎在汝城津江期间,常常找老百姓访贫问苦,宣传*的*策和革命道理,汝城人民踊跃参*。在朱德即将率部离开汝城时,津江村朱氏长老请朱德题“朱氏一家”匾额,以耀门庭。朱德提笔写下“世界一家”,解释说:共产*闹革命是为天下穷人谋解放谋幸福,不是为了哪一家哪一族。
离开汝城前,朱德率领官兵,在一片鼓乐声中,将匾额抬到朱氏家庙悬挂于正厅,见证汝城人民与中国共产*的深厚情谊。
此匾为原物,在相隔不远位于新井村的朱氏总祠内也悬挂一块“世界一家”匾额,为复制品(朱氏总祠始建于年)。
●毛泽东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土桥镇*家村员外*元吉宅院。年10月底,朱德得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指派毛泽东胞弟毛泽覃上井冈山取得联系,年4月上旬,毛泽东为牵制敌*,掩护湘南起义*转移井冈山,率领工农革命*第一师第一团从井冈山经桂东转战到汝城,在桂东沙田向部队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4月7日至9日,队伍驻扎在*家村,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80多年来,*家几代子孙尽心守护宅院,至今保存完好。
二、边区转战
●“红*楼”位于汝城县濠头乡中学院内,建于年,曾是国民*乡公所所在地。濠头与江西上堡毗邻,是中央红*的战略要地,彭德怀等红*将领先后五次率部在濠头等地广泛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突破敌人封锁,指挥所就设在“红*楼”。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从桂东沙田进入濠头,攻克汝城县城;年10月,湘赣苏区红独九师师长赖昌来率部在江西上堡和汝城濠头、集龙一带与敌周旋;年4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西路*在濠头一带开展边区对敌斗争;年8月红六*团作为长征先遣部队从桂东经濠头向西进发,指挥部设在这座楼;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中央红*第三、八*团长征,从江西崇义进入濠头,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在“红*楼”指挥作战,在几天的濠头圩战斗中,摧毁敌碉堡10余座,掩护红*大部队顺利通过。
在三楼东、南面回廊墙壁上有多条落款“红骑宣”的红*标语,“欢迎贫苦工农自动参加红*”、“活捉濠头墟的反动派”、“劳苦群众团结起来,实行土地革命”、“欢迎濠头的劳苦工农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历历在目。
学校老师一直在这座旧楼里办公,经校方允许,来访者可以进入楼内参观。
●濠头乡庙前村,是与江西相邻的革命老区。红*和边区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庙前先后人参加革命,有18位革命烈士。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革命先辈均在庙前留下革命足迹。
红*遗址修缮后设立革命事迹陈列室。
在陈列室屋后耸立的山头上,红*作战时挖的战壕还清晰可辨。
年7月,汝城县委驻庙前村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牵头在山顶战斗遗址旁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以铭记英*、缅怀英烈、昭示后人。
●中央红*西路*转战汝城纪念碑,位于集益乡集龙村广场。集龙原为建制乡,与益将合并为集益乡后改为村。集龙是中央红*西路*转战汝城扩大中央苏区的战略要地。年3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三*团、红十六*组成的西路*西渡赣江,向崇义、上犹、汝城、桂东、仁化等地推进。西路*在汝城等地武装斗争的蓬勃发展,威震湘粤赣边区,巩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使河西片苏区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蒋介石极为震惊发动三省“会剿”,西路*在濠头、集龙、益将、热水等地顽强阻敌,先后有三千六百余名红*指战员壮烈牺牲。年8月,汝城县委、*府为纪念西路*历史功绩和众多英烈建立纪念碑。
●西边山革命根据地位于南洞乡西边山村及资兴、桂东相邻一带,是井冈山革命根据的一部分。年10月,时任汝城县委书记的唐天际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十余年,年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奔赴抗日前线。年3月,建成全市最长的通村水泥公路,崇山峻岭中有了通达到山外世界的坦途。
年,唐天际将*重回自己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写下“西边山下卷红旗,打土豪,分田地,除恶霸,废契约,建立南洞根据地”的题词,再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山间小道依然还在,但光阴荏苒,过去的痕迹几乎已湮灭在千山万壑之中,留下的只是怀念。
西边山革命根据地哺育了唐天际、赖绍尧、顾星奎等将领,也涌现了蔡会文、赖鉴冰、游世雄、陈奇等革命英烈,有余名无名烈士长眠于西边山的青山绿水间,西边山村家家户户有人参加红*,先后有22人献出了年轻生命。
三、劈荆斩棘
●红*池,位于热水镇汤河边。年10月30日,中央红*右路*前卫红三*团第四师十一团消灭国民*民团后占领汝城热水镇;11月3日,红*总部进驻。当地群众主动带红*到汤河旁温泉池洗浴、疗伤。此后,百姓把池子称为“红*池”,立碑纪念。
●苏仙岭阻击战。年10月31日凌晨,红三*团第四师十一团余人受彭德怀之命,从热水镇经3个多小时急行*,抢占距县城约3华里的土桥镇坳背村罗家组后山苏仙岭制高点,从三个方向与国民**队和胡凤璋民团展开激战,死守阵地钳制敌人,掩护红*大部队绕过县城沿东岗岭山脚南进。
红*队伍离开后相邻横迳村村民范攸恩和罗家百姓与苏仙庵和尚掩埋阵亡的红*战士,并用石头作好标记,以为今后纪念。近年,爱心人士罗建良根据老人叙述找到烈士遗骨,捐资在苏仙岭修建红*墓。
●延寿阻击战。年11月11日,中央红*辎重部队拥塞在延寿至岭秀、盈洞20余里长的山间小道上,行动极为迟缓。担任后卫的红五*团第三十四师在下杨、寿水一线阻击敌追兵。抢占俯控延寿江的官亨村青石寨制高点战斗呈白热化,敌恃强大火力,向涉水过江的红*疯狂扫射,无数战士倒下,鲜血染红了江水,情况万分火急,*团长董振堂猛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手提机枪,率领战士们攻上山头,再次夺取了青石寨制高点。经过三天三夜浴血奋战,掩护辎重部队数千人顺利通过延寿向文明司前进。此时,蒋介石才弄清中央红*的战略意图。
位于青石寨旁官亨村的红五*团三十四师指挥部旧址。
延寿瑶族乡从寿水至下杨一带河谷平坦,站在米高突兀的青石寨上,周边情况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以点控面实为要地。
青石寨山顶垒筑的工事至今仍在,山下是官亨村,红*经过时在村中驻扎。
战事停息后,当地群众迅速将牺牲红*战士的遗体掩埋,在青石寨山下建烈士墓立墓碑。年9月,汝城县委、*府在青石寨旁山头新建红*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
年,延寿乡官亨村发现一张红*借据牵出了一段贯穿时空令人动容的故事。年11月初,官亨村一位叫胡世德的村民在胡氏祠堂发动乡亲筹集稻谷、牲猪、鸡等物资支援红*,署名为红三*团叶祖令的红*出具了一张借据。六十二年后,胡世德之孙胡运海在自家墙壁夹缝中意外发现了这张弥足珍贵的红*借据。年5月,汝城县人民*府向胡四德唯一继承人胡运海兑现借据折价款元人民币,胡运海将其中的元捐献给村里建学校。
经查实,立据人叶祖令系中国工农红*第三*团司务长,热水镇*石村大乾组人,于年12月在贵州省石阡县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28岁。作者在大乾寻访时巧遇叶祖令堂侄叶光忠,在他指引下找到右排旧房尽头叶祖令家老宅。
作者与村民叶仁民聊天时无意中发现在右排旧房斑驳的墙壁上留下一条旧标语,仔细辨认为“天下穷人[]一家”,这应该是土地革命时期我*的宣传标语。
●百丈岭阻击战。百丈岭位于文明瑶族乡东山与*土、老白冲之间,是汝城通往郴州的咽喉要隘。年11月12日,红五*团驻守百丈岭、钩刀坳、东山桥一带,阻击尾追之敌,掩护红一、九*团经百丈岭到文明司。11月13日,红五*团十三师余人作为红*后卫,阻击国民*追兵,激战至*昏,掩护中央红*胜利突破国民*第二道封锁线。
百丈岭山顶尚保留战壕和炮台遗址。
●中国工农红*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秀水村。年11月上旬,中央红*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在文明乡五一、秀水、沙洲、韩田、文市、上章等村宿营修整,总司令部设在秀水村朱义辉家,朱德等指挥员居于此。7天后往宜章方向挺进。
朱义辉家厅堂内景,现在是展厅。
●中国工农红*总*治部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韩田村小学院内(原培正学校,由毛泽东湖南一师同学张盛珊于年筹资兴建)。
总*治部在右侧教室里办公,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住隔壁教室。张盛珊是当地农民协会委员长,积极为红*筹集粮饷、书写标语、安排住所,年惨遭国民*杀害。
●中国工农红*总后勤部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秀水村,设于朱氏祠堂。后勤部人员宿大厅,为部队准备膳食、筹备*需物资。
总后勤部组织士兵在祠堂打草鞋分发给战士们行*。上图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员在体验打草鞋。
●中国工农红*卫戍司令部和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文市村,设在罗氏祠堂旁共产*人罗赤*家。卫戍司令部司令李维汉、中华苏维埃银行行长毛泽民住在罗赤*家。
红*在文明期间,部分战士购物时用“苏币”支付,毛泽民在文市、沙洲、厚街等地设立兑换点,让老百姓将纸币兑换成银元,但一部分百姓没有兑换,而是将纸币珍藏到解放后才捐献给*府。
罗赤*家厅堂内景。
●中国工农红*总卫生部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设在朱通武家族的公房中,与徐解秀家紧邻。
●红*印刷厂,位于文明瑶族乡秀水村浊龙桥边,红*在此印刷宣传单,五一村发现的宣传单应该是在此印刷。
●五一村老白冲组朱松云家的旧屋,建于清朝。长征宣传单在西面外墙发现后,当地文物部门征收此屋进行保护性修缮。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产队在张贴红*宣传单的位置粉刷石灰浆书写《毛主席语录》,石灰墙皮部分剥落后显露出红*宣传单,直到年6月才被发现。
《语录》下方中部石灰墙皮剥落后露出的白色纸张上能辨认33个竖排印刷文字,根据仅存内容查阅资料确定此宣传单为毛泽东、朱德于年11月7日在延寿瑶族乡大山村陈家祠堂联合署名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文告,能辨别的内容是后三段中的文字。
《语录》右侧宣传单残存部分,虽然只能看清白色纸张上的个竖排印刷字符,但却弥足珍贵。通过查阅我*同时期有关文献和法规并与拍摄照片比对,推断宣传单内容是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策的决定》。露出部分能辨识的文字是《决定》中二、三、四部分中的内容。
在《语录》左侧石灰墙皮脱落墙面残存的白色纸张上能识别13个竖排印刷文字,因留存文字太少,确定内容出处难度很大,通过大量查阅、分析和比对工作,最终认定此宣传单内容是《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告民众书》,残留部分为宣传单顶端中部的文字。
●半床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位于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徐解秀家。年11月中旬,3名红*女战士借宿在徐解秀家,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谱写了*民鱼水情深的一段佳话。
徐解秀家厅堂内景,现在布置为展厅供游人参观。
厅堂神龛之上悬挂毛主席画像,神龛之中是徐解秀老人遗像。
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首站就来到沙洲村,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村服务中心和卫生室、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区小学,以及村民家中,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在民俗广场考察时说,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
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共产*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四、彪炳史册
●汝城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城西虎头寨烈士陵园内,屹立于山顶,塔身正面镌刻开国中将唐天际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汝城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志》载:“为缅怀牺牲在各个时期的汝城英烈,缅怀各地捐躯于汝城的英雄战士,缅怀历史上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志士仁人,特建此碑,永昭后世”。
红色土地培育不屈人民,苦难岁月锻造铁骨豪杰,在各个革命时期,汝城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共和国诞生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有人参加革命,人献出宝贵生命,人被认定为革命烈士,涌现出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及宋裕和、朱青勋、何举成、邓毅刚等优秀儿女。日月昭昭,天地可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知崇拜的民族,是永无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应时刻铭记*的艰难创业史,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牢记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矢志不移砥砺奋进。
注:本篇照片系原创,部分文字从网上摘录后综合,有修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